演员任达华:他的故事是“平躺”最好的反驳

娱乐主编 2024-11-25 18:35:10

  电影《我的爷爷》正在热映,演员任达华在片中扮演挑山工孔万山。与任达华此前在港片里塑造的众多“硬汉角色”不同,孔万山朴实、坚韧。近日,任达华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作为演员,应该像攀登泰山的十八盘那样,不断探索,不断尝试,“我很感恩有机会出演普通的小人物,他们有独特的人生故事,孔万山的身上不仅承载着泰山的精神,也承载着温情与坚韧。”

  创作

  剧本从构思到完成用了15年

  《我的爷爷》由郑春雨执导,任达华、娄艺潇主演,影片以祖孙三代之间的深厚情感为主线,细腻描绘了退伍军人孔万山(任达华饰)转业成为泰山挑山工,与事业受挫的舞者王丽翠(娄艺潇饰)以及被遗弃的婴儿小山之间的感人故事。在重重挑战中,他们相互扶持,共同经历了成长与救赎的过程。

  导演郑春雨透露,拍摄这部电影与自己的童年记忆有关,“我的小学校园旁边,坐落着一座军人疗养院。那里居住着许多经历过战争岁月,身体残疾的退伍军人。他们大多没有家人陪伴,然而,他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——每天放学时分,老兵们会在学校门口,看着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小孩蹦蹦跳跳走出校门,有时候,他们还会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果,慷慨地分给我们。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末,这份甜蜜的经历,如同一颗种子,深深植根于我的心底,成为我创作《我的爷爷》这部电影的灵感。”

  郑春雨透露,《我的爷爷》的剧本从构思到完成,沉淀了15年,作为在泰山脚下长大的孩子,郑春雨对泰山有着特殊的情感,“我是运动员出身,我们的日常训练就是从泰山的山脚,一步步跑向山顶,每周两次。这样的挑战,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,也磨砺了我们的意志。在这条攀登的路上,我们也并不孤单。身边总有那些辛勤的挑山工,他们肩挑重担,却步履稳健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”

  角色

  任达华演挑山工缘于“山东基因”

  任达华表示此次出演泰山的挑山工,缘于他的“山东基因”,任达华祖籍是山东省济宁市,他笑称自己血液里流的都是大葱。

  很多年前,任达华曾经在微博上写过一段话:“我的老家在山东,那里有黄河、有泰山。”这句话让导演郑春雨非常感动,于是,他在筹备《我的爷爷》时想到了让任达华来出演孔万山。而任达华听到这个邀约后,风尘仆仆地赶来与郑春雨见面,郑春雨说:“华哥有着山东人特有的豪爽和坚韧,立刻让我想起了我的舅舅,他们的身影和轮廓是如此相似。这份亲切感,以及他对角色的理解,让我相信,他会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所在。他的加入,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。”

  为了生动地呈现孔万山这个人物,任达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体验,“我观看了很多纪录片,反复地体会杜甫的古诗《望岳》,感受泰山深厚的历史文化,以及泰山人民的生活气息,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角色之中。

  拍摄

  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

  任达华也细致地观察着挑山工的生活,“泰山上的台阶大约有7000多级,挑山工们会一级一级攀登上去,泪水和汗水分不清楚,温度高的时候,挑山工的脖子上总是搭着一条毛巾。”任达华也向挑山工学习了使用扁担和绳索的技巧,以及如何在重负之下保持身体的协调与平衡,“平衡感至关重要,我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分配身体的重量,以保持在崎岖山路上的稳定。”而真正的拍摄对于任达华来说,也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。任达华透露,这部戏的拍摄过程,几乎等同于攀登了两次泰山,其体力消耗是双倍的。

  泰山之巅,虽然有壮阔的日出,但也有寒风凛冽,有时风力之大,让人站立不稳。《我的爷爷》拍摄时,最低温度只有零下27摄氏度。导演郑春雨透露:“有一场重头戏要拍摄时,华哥突然说,导演先停一停,原来天气太冷了,华哥的手冻僵了,根本握不住扁担,后来用热源来烤手,他的手才慢慢地能够活动。”而任达华表示,正是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,塑造了泰山挑山工的独特品质,“孔万山的一生,是不断奋斗、不断担当的一生。即使到了老年,他依然保持着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。他的故事,是对‘躺平’的最好反驳。”

  感悟

  珍惜现在,尊重每一份劳动

  任达华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攀登一次泰山,“这不仅是一场对身体的挑战,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体悟到对于梦想的不懈追求,也不再那么害怕困难和挑战。而且,当你在山顶享受着一瓶清凉的矿泉水,品尝着一个简单的鸡蛋时,不妨想想,那些挑山工是如何一步步将这些物资艰难地运上来的,正是他们的付出,让我们能够在这里享受生活的美好。这样的心态,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,更加尊重每一份劳动。”

  任达华表示,自己对于演员职业的热爱,正是因为可以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,“我非常感谢导演,让我有机会扮演挑山工,我以前拍那么多戏,很少演这样有情感的、那么有生命力的小人物,孔万山把他的一生放在扁担里,每天从山下面走到山上面,我觉得我拍戏和做人都应该学习他。这个角色是对泰山精神的一种传承和致敬。”

  文/本报记者 肖扬

翻译

搜索

复制

相关文章